福州市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0104-0300-2016-00012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福州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2016-01-19
  • 标    题: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福州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2016年工作意见》的通知
  • 发文字号: 榕教〔2016〕2号
  • 发布日期:2016-01-19
  • 有 效 性: 有效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福州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2016年工作意见》的通知
榕教〔2016〕2号
来源:福州市教育局 时间:2016-01-19 00:00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院校: 

  现将《福州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2016年工作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福州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2016年工作意见  

     

                            福州市教育局 

                2016年1月19日 

  

 

附件:

福州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

2016年工作意见

 

2016年是落实教育“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基层群众对普惠优质教育的需求及福州新区、福州自贸区开放开发战略,扎实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拓展教育服务惠民,为推进教育“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党对教育领导,确保系统风清气正

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贯彻从严标准、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以上率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形成集中学习、研讨长效机制,突出问题整改跟踪问效,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综合运用远程教育、微信易信等信息化平台,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学习针对性和及时性,不断强化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

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重点从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一线教师中发展党员。完善党建过程化和网络化管理,推进党建示范点建设。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任务和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召开第26届党建研讨会。完善党建工作考评机制,改进考评指标与考评办法,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做好委、局机关党建工作,推行支部党建工作积分制及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制度。鼓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宣传教育。坚持“两个巩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政治观点和思潮,切实管住课堂、管住讲座、管住网络。坚持问题导向,盯住重点时节重点人员,好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化解隐患问题。坚持互联网思维和底线思维,运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掌握舆论引导控制主动权,推进网络精神文明传播,确保和谐稳定。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围绕“两个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建立健全学校纪检委员制度,推进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广泛开展党风行风教育活动,组织好新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定期编印廉政教育读物,扎实推进机关、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狠抓“八项规定”落实,加大重要传统节日和招生关键时期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招生招考、选拔用人、财务管理、工程招标等方面的政治纪律。完善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加强对教育收费、“三公”经费、大额教育资金使用管理等监督检查,严肃查办违法违纪案件,遏制不正之风。

打造过硬干部队伍。完善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干部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干部工作的群众路线,改进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办法,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改进干部考察工作,拓宽全面了解掌握干部真实情况的渠道。综合研判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和干部队伍,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类考核机制。完善干部培训培养体系。推动干部培训基地学校建设,尝试理论研修、名校跟班、素养锤炼、高端培训、论坛交流等模式,分期分层次举办校级、中层干部培训班。完善“校际间流动、多岗位锻炼”干部培养模式,推动学校之间、学校与机关、学校与教科研机构之间交流挂职,提振干部“精气神”,增强担当意识、创新意识和克难攻坚的能力。 

二、深化素质教育实践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实践创新幸福教育模式。继续推进幸福教育专项课题研究,组织课题验收评估,评选优秀课题并开展成果交流和推广,指导实际教育教学改革。及时收集挖掘幸福教育实践中先进单位和个人的突出事迹,结合各类培训、研讨、展示和检查等活动,大力宣扬推广科学理念、独到探索和成功做法。探索改进对学校和师生的考查和评价办法,引导学校和教师主动为学生减负,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实践幸福教育的督导检查,切实落实为师生减负的有关制度和规定。完善校园关爱机制,积极帮助师生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确保教育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每一位师生。

打好学生思想基础。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班。突出抓好思政课、班会课、国旗下讲话、家长学校(家委会)、道德讲堂“五个一”精品思政德育工程。推动数字青少年宫扩容升级并覆盖全省,扩大福州“在线德育”教育品牌效应。拓宽教育宣传和家校社会联系平台,办好福州教育微信、福州教育手机报。丰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加快推进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中心建设,推动各县(市)区建成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开展好“法律进校园”、国防教育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和国防知识。推进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创建,建成首批16所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创建和学校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面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和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开足开齐科学课程,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等科技实践活动及科普日活动,提升学生科素养。打造“体艺美育”名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全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体育校本教材优秀案例,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制定《福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大力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公告制度。开展校园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雅艺术进校园等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打造富含闽都特色的文化艺术教育品牌。支持福州教育研究院办好“福州市中小学戏剧、戏曲研究会”。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推广漳州市东山县开展“每天阅读一小时”的经验与做法,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办好第四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福州市选拔赛、“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和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

推进终身教育工作。完善终身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以福州市社区大学平台资源为中心,充实师资库和教材库,拓展福州市终身学习在线、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等数字化教育资源。巩固和完善城乡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验、品牌创建和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举办2016年福州市成人(社区)教育专职骨干培训班,搭建社区教育工作交流平台。

三、统筹基础教育发展完善教育公共服务

普惠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构建普惠、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完善2016年公办幼儿园招生工作方案,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可提高派位招生比例。落实《福州市普惠性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实行普惠性幼儿园在职教师学历提升补助五年计划、民办园达标升级奖励和教师职称工资补助等措施,鼓励和扶持民办、集体办幼儿园提供优质普惠服务。研究制定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推广“片区管理、联动帮扶”机制,构建以优质幼儿园带动一般园、薄弱园的城乡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和教研网络格局。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机制,对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开展质量跟踪监测。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研究工作。开展名优教师送教送培下乡活动,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保教水平。推动乡镇中心幼儿园“三独立”工作,利用农村中小学布点优势,依托设立附属幼儿园(班),不断健全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强县”创建,全面推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委托管理”试点工作,提升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跟踪督查。积极解决招生热点难点问题,探索研究部分生源爆满学校招生对策,努力满足逐年增长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需求。完善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和考评工作,推动学校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特色发展普通高中。制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施意见。探索建立高中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高中学科奥赛的激励机制。加强教学指导,积极应对2016年高考使用全国卷改革,提高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推进中考中招工作,适当调整普高招生计划,提高试卷区分度,增强命题科学性。研究探讨普高最低控制线切线办法,推进普职招生协调。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应对2020年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推动福州三中、福州八中和福州外国语学校提供多样化课程选择,完善国际化考试培训。

特别保障特殊教育。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至每生每年6800元,达到普通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8倍。加快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两头”延伸,推动福州市星语学校设立高中部和学前部。推进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新建闽清县特殊教育学校和罗源县特殊教育学校。支持附设特教班和承担随班就读任务的普通学校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备基本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

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完善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制定《福州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意见》,编制全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落实市属职业院校“一校一策”目标管理责任制。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优化三大类产业专业结构比例,着力发展一批特色示范专业集群。推动市属高职院校与重点中职学校开展“3+2”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发挥高职院校示范和引领作用,推进职业院校联盟建设。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市职业教育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鼓励省级实训基地面向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实习实训教学、职业培训、技能考评和生产、研发于一体综合性服务。指导7所学校组织实施省级示范性现代中职学校建设工程培育项目,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力争2016年全日制中职学校招生13000人,非全日制学校招生2000人。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质量管理,深入推进德育“6S”精细化管理,突出学校“一校一特”特色办学提升职业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办好全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提高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水平,统筹整合县(市)区域职教资源。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教集团和行业指导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扩大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定向培养规模,推动职教集团化办学发展。指导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等8校开展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试点,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办学模式,鼓励支持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等6所学校开展“引企入校、入企办学”改革试点,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指导有条件的高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引导和促进有意向的企业与高校共同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指导高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为产业转型发展、公共服务等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五、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实行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充分发挥师德考评激励导向作用。要求学校与每位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引导全市教师树立敬业奉献、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观。大力挖掘、宣传最美教师、道德模范“四有”好教师等典型的先进事迹。严肃处理社会反映差、业内评价低、严重影响教育形象的师德反面典型,真正起到警策作用。

  扶持乡村教师发展制定《福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在编制、职称、待遇、继续教育、评先评优等方面适当向乡村教师倾斜,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乡村教师跟岗培训,教师高端培训项目乡村教师受训比例超50%。开展贴近基层的名师讲坛活动,让名师走进乡村学校,以解决问题为专题开展研训活动,加快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

深化教师培养培训。加强教师全员常规培训。完善市教师继续教育网和市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网两大平台建设,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开发本土课程资源和校本资源,开设“校本研训管理者高级研修班”系列培训,重点推动乡村学校校本研训工作常态化。完善高端教育人才培训体系,用好国内知名高校及教师研训部门资源积极开发境外培训项目,开设海外专家教育论坛。打造“闽派”名师品牌,制定教育高端人才5年培养规划,设计福州市教学名师培养方案。对各县(市)区教研员、骨干教师队伍实施单式合作培训,由县(市)区提出需求,市级培训部门制定高端培训方案,市、县(市)区两级组织。

推动师资合理流动。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县域内、市直学校与周边区属学校教师交流机制。适当增加招聘计划,择优招聘研究生、部属重点师范院校免费生等优秀师资人才。扩大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中职学校专职或兼职教师。深化“名师进民校”送教下校活动,促进公民办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科学评聘和管理。抓好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探索破解控编状态下新办校、增班增生校用人需求与现有编制的矛盾。完善教师评价机制,调研教师职务职称评价办法,改革和创新教师工作评价办法和标准,重点完善班主任队伍考评、奖励制度。组织福州市“十佳”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提高班主任队伍积极性。

  六、实施重点工程项目,促进教育开放开发

服务福州新区发展。引导市属高校对接福州新区、福建自贸区发展战略、现代化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方式,提升市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和水平。开展优质校和薄弱学校帮扶结对工作,提高新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福州八中三江口中学办学质量和特色,继续提供招生政策倾斜。加大对新区普高学校达标建设的指导力度,促进德旺中学、亭江中学创建省二级达标高中,琅岐中学创建省三级达标高中。加强职业教育学校与新区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对接,加大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新区民办教育发展政策,引导民间有实力的办学力量举办高水平的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

推动各类学校建设。新建、改扩建 1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2220个。全市中小学扩容6000个学位,拆除重建、加固改造校舍面积5万平方米。消除13所学校过渡用房,全面完成城区迁建学校的新校建设任务。加快“改薄”步伐,新建、改扩建校舍1.7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地5万平方米,购置图书6万册、课桌椅9千套、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仪器设备,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市级投资学校建设,启动金山八期中学(暂名)、金山九期中学(暂名)2所新校和市中小学实践基地建设,竣工3所新建校和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二期工程,推动8所市属学校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加快福州四十三中等7所学校征地拆迁工作。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为重点,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实现全市学校与有条件的教学点宽带网络全覆盖。加强校园网络优化和教室信息化装备配置,保障“优质资源班班通”。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及,用好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福州市教育视频资源服务平台和福州市数字青少年宫建设,实现至少60%教师和50%中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推广二维码数字图书借阅系统进学校。大力推进福州市智慧教室云中心管理平台、全市名师工作室网站群和市属中小学高清录播教室的建设与应用,依托网络教学教研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以赛促教,组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等信息技术赛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强全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管控,构建可信、可控、可查的网络安全环境。

拓展教育交流合作。落实“福州—日本那霸”友城教育交流项目。深化福州教育学院附中与美国林肯高中交流互动。创造条件推动结为中外“友好校”“姊妹校”双方开展常态化教育教学交流。拓展对外合作渠道,力争在校长、教师海外培训方面有所突破。指导并规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支持福州西湖国际学校办学,探索引进海外教育资源创办新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逐步培育、打造中外交流合作窗口学校。持续办好“海峡两岸族谱大赛”“榕台职业技能大赛”“海峡两岸好文章”、“两马青少年科技交流等项目活动,进一步促进榕台学校在教育教学、师资培养、师生交流、科技文体、信息技术等方面交流互动。强化市属高校对台交流合作拓展提升两岸青年交流项目,提高“海青节”教育项目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福莆宁中职教育教师教学观摩交流、学术研讨以及师生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共同推进福莆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七、推动教育和谐发展,造稳定育人环境

推进依法治教。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建立符合法律规定的学校章程和相关制度,依法办学,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自觉知法守法。坚持督政和督学并重、监督和指导并重,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行政监督作用。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察、审计等监督。探索建立新型综合督政体系,加强“两项督导”与“教育强县”督导评估制度的相互衔接。完善县(市)区与市属学校绩效考核评估细则。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跟踪督查。完善责任区督学培训和挂牌工作机制,打造专业督学队伍。

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支持有特色、高水平、高质量的民办学校发展。鼓励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探索优质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合作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新路径。协调价格主管部门适度放开民办学校收费限制,激活民办教育市场活力。按照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民办学校学生购买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民办学校监管机制,探索在县(市)区开展民办教育综合执法,加大无证民办教育机构取缔整治力度,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办学行为。探索建立民办教育行业市场信用约束机制,公开民办学校信用信息,加强社会监督。举办福州市民办学校教师专场招聘会,支持民办学校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推动县(市)区管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落实教师“五险一金”待遇。

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坚持每天五分钟安全教育,围绕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等主题广泛开展系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为重点,做好学生家访工作,增强广大师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创建充满人文关怀、和谐稳定的学校安全文化。做好学生活动的安全管理,完善学校组织的大型集体活动的报备制度。规范校内外托管班管理,重点对在校外托管机构托管的学生开展人身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安全技防能力,逐步配齐安全监控闭路电视系统和联网报警系统。推进学校安全工作信息报送交流和网上实时监控督查管理平台建设。加强校车管理,落实校车准入、台账以及各项日常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广学生专用公交和学生周末班车。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及传染病监控工作。

加强群团组织及老干部工作。加强教育系统工会建设。推进“六有”工会建设,重点推进农村校和民办校工会、高等学校二级工会建设,提高基层工会规范化水平。广泛开展“争创模范职工之家、争做职工信赖娘家人”活动。开展工会工作理论调研和宣传工作,表彰宣传一批优秀调研成果和优秀案例。健全市、县(市)区和学校三级帮扶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两节”慰问、“送温暖工程”“金秋助学”等帮扶活动。督促指导学校开好教代会,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共青团基础建设推进团建工作信息化管理。启动学生社团联盟工作,建立校际社团交流机制完善离退休党支部建设, 落实好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参与思想政治学习,引导离退休干部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