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FZ00104-3000-2025-00042
- 主题分类: 无
- 发文机关: 福州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 2025-06-25
- 标 题: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2126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榕教提案〔2025〕69号
- 发布日期: 2025-06-25
- 有 效 性: 有效
民进福州市委会:
《关于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福州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议》(第2025212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拓展实践育人空间,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你们立足福州特色与实际,提出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课程体系,为福州教育拓展全面育人格局,用好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育提出了宝贵建议和有力指导。
近年来,福州市教育局以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抓手,不断完善研学实践工作体系,推进实践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加强实践课程规划。以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遵循,制定了《福州市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标准》,编制出版了具有福州地域特色的《寻美福州——福州市中小学研学旅行读本》《研学之路—福州中小学研学旅行示范性精品线路》等研学读本,系统规划了30多条研学线路,为学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研学实践提供了课程参考。在此基础上,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还全面指导学校和全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开发了符合各自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课程。
二是开发实践教育资源。遴选培育51个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1个市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20个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选产生了全国级研学基地5个、营地1个,省级研学实践基地19个、营地1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5个。此外,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精心打造“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成就展等36个新思想学习教育基地,规划了经济、教育、生态文明等13条主题线路,形成了全市大中小学生学习新思想的研学路线图。启动市级“红色资源研学实践教育实验区”建设,马尾区精心谋划“学习新思”“最忆船政”“红色足迹”3个红色教育板块,用活31个研学点,开发5条精品线路,塑造5个行走课堂;罗源县充分利用143处红色革命遗址,开发西部、北部、东部三条红色教育研学路线等。
三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借助省会城市资源优势,支持综合实践教师的专业成长进步,为研学实践提供人才保障。目前已形成由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袁书琪、中学历史领衔名师骆志煌等相关类别专家组成的研学实践专家指导团;形成了由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中心、永泰教师进修学校、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为主体的专业教研机构,拥有一支数量可观、素质优良的综合实践师资力量。
四是完善配套保障机制。出台福州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实施意见》(榕教综〔2019〕231号)、《福州市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榕教规〔2023〕6号)、《福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操作指导手册》等系列规范性文件,保障实践教育开展。设立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专项经费,规定市直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用于学生社会实践(含研学实践)的支出不得低于每生每年50元,各县(市)区教育系统参照执行。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严格按照“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的原则,加强实践教育规范管理。
下一阶段,福州市教育局将充分吸收你们的意见建议,重点采取以下举措,打造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
一是系统建设思政研学体系。2025年1月,我市出台了《福州市“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将实践教育作为“大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打造“行见福州”标志性研学品牌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充分融合建议中对“行走的思政课”系统性、框架性要求,构建“一核两翼”大思政研学体系,以学习新思想36个点位、13条主题线路为核心版图,以开发“闽都文化”“红色文化”特色主题为重点内容,推进研学实践连点串线、连线成圈,让思政小课堂贯通社会大课堂。
二是深度整合实践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福州特色实践教育资源,围绕“闽都文化”“红色文化”等进行梳理分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始点”马尾船政、“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三坊七巷为时空坐标,以福州星罗棋布的129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为故事载体,开发“行见福州”系列研学实践读本,系统构建大中小学衔接贯通的实践教学目标,编制线路设计、点位介绍、行程安排、任务清单等内容,为不同学段教师提供丰富翔实、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南。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教学比赛等活动,遴选推广“行走的思政课”优秀课例,不断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库、课程包。
三是全面提升队伍素质能力。以思政课教师为重点,每年举办专项实践教育培训,通过案例式、体验式社会实践研学,提升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骨干培训班,邀请先进地区的思政教育专家、前沿学者分享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指导开展学段贯通、学科融合的“行走的思政课”。依托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集备中心等组织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联合教研、集备活动,为促进实践教学创新发展提供平台。
四是全面落实配套保障机制。督促各地各校落实《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实施意见》(榕教综〔2019〕231号)、《福州市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榕教规〔2023〕6号)等规范性文件,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落实安全保障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制,做到层层压实,责任到人。
衷心感谢你们对福州教育的关心和建议。
领导署名:黄坚瑜
联 系 人:吴翛珺
联系电话:18******489
福州市教育局
2025年6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