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0104-0200-2012-00090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福州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2012-05-28
  • 标    题: 关于普遍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意见
  • 发文字号: 榕教德[2012]23号
  • 发布日期:2012-05-28
  • 有 效 性: 有效
关于普遍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意见
榕教德[2012]23号
来源:福州市教育局 时间:2012-05-28 00:00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中小学、幼儿园: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和支持教育工作,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运行机制,现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就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意义

  家长委员会作为一个与学校教育机构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育组织机构,对于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协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我市不少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家长委员会,动员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需要持续的推动与支持,更大范围推广经验,把家长委员会普遍建立起来。

  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情况,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意义,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作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的重大举措,以更大的热情,更有效的措施,创造更好的条件,大力推进家长委员会工作。

  二、明确家长委员会的基本职责

  家长委员会应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起参与、支持和监督作用。

  参与学校管理。通过参加学校的有关会议、仪式和活动,了解学校工作情况;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予以支持,积极配合;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帮助学校改进工作。

  参与教育工作。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服务;发挥家长自我教育的优势,带头学习教育理论,熟悉教育法规,交流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积极探讨和交流家校联系的经验。

  沟通学校与家庭。向家长通报学校近期的重要工作和准备采取的重要举措,听取并转达家长对学校的的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及时反映家长的意愿,听取并转达学校对家长的希望和要求;向学校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和要求,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学校沟通协调的议事机制,为学校教育出谋划策;反映学生校外表现和思想动向,沟通和协调师生关系、家校关系。

  三、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

  尚未建立家长委员会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应积极建立家长委员会。学校组织家长,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出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特别要选好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家长委员会的规模、成员分工。家长委员会成员应具有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热心学校教育工作,富有奉献精神,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善于听取意见、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能赢得广大家长的信赖。

  已建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应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和不足,积极听取老师、家长和学生对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建议和需求;发挥学校主导作用,落实学校组织责任,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完善家长委员会“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组织网络;进一步探索实践家长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家长委员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评议权;尊重家长意愿,充分听取家长意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将家长资源融入学校工作的新形式;把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努力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和家长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确保家长委员会工作取得实效。

  四、发挥好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

  家长委员会要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德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推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

  与学校共同做好德育工作。要及时与学校沟通学生思想状况和班集体情况,经常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和对学校、教师的看法,与学校和教师一起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进步,解决和化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做好思想工作。经常通过家长了解学生所在班级的情况,及时发现班集体风气和同学之间关系存在的问题,推动形成积极向上、温暖和谐、互助友爱的班集体。

  协助学校开展安全和健康教育。引导家长履行监护人责任,配合学校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支持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与学校共同做好保障学生安全工作,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支持和推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引导家长积极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采取的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各项措施,监督学校的课业负担情况,及时向学校提出意见和改进的建议,与学校共同推进素质教育。

  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把学校准备采取和正在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向家长做出入情入理的解释和说明,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向学校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疑问,帮助学校了解情况改进工作;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对家长委员会工作的领导,把家长委员会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制订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办法,探索和建立家长委员会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家长委员会各项功能的实现;要把建设和组织家长委员会作为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内容之一;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家长委员会组建、完善、发展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促进和保障家长委员会的健康发展。

  学校要为家长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完善学校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保障家长委员会有效参与学校管理;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保障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工作实施有效监督;开放教育教学活动,保障家长委员会参与教育工作;建立学校与家长委员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保障沟通渠道畅通,确保家长委员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

                福 州 市 教 育 局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