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0104-2701-2017-00239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福州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2017-12-20
  • 标    题: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经验做法的通知
  • 发文字号: 榕教思〔2017〕110号
  • 发布日期:2017-12-27
  • 有 效 性: 有效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经验做法的通知
榕教思〔2017〕110号
来源:教育局 时间:2017-12-27 16:42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社管局,各市属院校(园):

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是一所偏远农村学校。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毒品预防教育,扎实抓好“五落实”“五个一”具体要求落实,深入推进“6.27”工程。2016年,学校更是不等不靠,积极作为,自筹资金重点打造了高标准的校园禁毒教育展览馆,构建富有特色的禁毒教育校园文化,先后被评为“福州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福建省禁毒示范基地”。现将该校的经验做法印发给你们,望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扎实开展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附件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经验做法

 

 

                               福州市教育局

                                                        2017年12月20日

 

 

 

附件

 

构建特色文化   筑牢禁毒防线

——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经验做法

 

岑兜中心小学位于福清市海口镇岑兜村,这里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祖籍地。近年来,学校认真执行各级关于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工作部署,立足边远农村学校实际,不等不靠挖掘本地教育资源,创造条件推进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重点打造较高水平的校园禁毒教育展览馆,构建富有特色的禁毒教育校园文化,进一步筑牢了毒品预防教育防线。学校先后被授予“福建省禁毒示范基地”“福州市禁毒示范学校”“福建省农村示范小学”等荣誉称号。

一、深挖人文资源,引领校园文化特色发展

确立禁毒教育办学特色。作为民族英雄林则徐祖籍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优势。学校班子在探索办学特色时,深入考察了解了林则徐祖居情况,寻访相关部门和林则徐后人,并赴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参观学习,查找有关史籍,寻找则徐精神与学校办学的结合点。学校决定充分挖掘和开发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结合福清乡情社情,大力开展禁毒教育,确立以毒品预防教育为主要办学特色,“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未来人生奠基”为办学目标。学校依据这一办学思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把禁毒教育纳入“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建设,发展以禁毒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全面发展。

将禁毒教育全面融入思品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队会、道德讲堂、少先队活动等途径,将禁毒教育全面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践行则徐精神,爱党爱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是非观念和审美情趣;融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融入法治教育,让学生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引导学生谨慎交友,不涉足电脑网吧等未成年人禁入场所;融入心健教育,从生理角度使学生们认识吸毒对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克服侥幸心理,养成健全人格。

建构禁毒特色校本教材体系。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和“五落实”要求,学校组织德育干部和骨干教师集中开展“弘扬则徐精神和禁毒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专题研究活动,把弘扬则徐精神融入到教材研发中,研发编撰了《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读本》等校本教材。学校还自主开发了禁毒宣传手册、禁毒趣味漫画、禁毒标志学习用品等配套学习材料。鼓励教师撰写禁毒教育工作总结或经验论文,定期利用德育工作会议或班主任例会进行交流。鼓励教师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课题研究,推动学校禁毒教育的科研化发展。

二、立足现有条件,打造校园文化优势项目

重点建设禁毒展馆。2016年6月,学校被评为“福州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后,立即探讨如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提升改善教育条件,创造新的工作亮点。学校班子自加压力,敢于担当,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决定筹建禁毒展馆。学校组织相关人员专程赴福州则徐中学、林则徐纪念馆等地学习借鉴禁毒展馆建设理念和展览模式。在资金紧缺的情况,学校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向当地企业家募集,最终筹得资金30多万元。为节省设计经费,学校组织人员自行设计,反复修改设计方案,精心打磨,力求花最少的钱,出最佳建设效果。实施过程中,学校干部全程跟踪指导,保证质量。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现已建成集知识介绍、现场教学、情景模拟为一体、面积约200多平方米的禁毒展馆。展馆包含认识毒品、毒品危害、林公生平简介、多媒体展区、校园禁毒特色活动等五个部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学校委派一名语言表达能力强的音乐教师担任专职解说员,并挑选部分品学兼优学生担任志愿解说员。学校定期开展解说员培训,提高解说员的讲解水平。禁毒展馆建成之后,成为辐射本地区各行各业的重要禁毒教育平台,得到了省市禁毒办领导和教育部门充分肯定。

优化禁毒文化环境。学校注重建设富有禁毒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让校园成为一部可“悦读”的立体禁毒教育全书。学校乡村少年宫获中央彩票基金支持,学校将禁毒教育内容融入到少年宫各个项目内,增强活动项目的互动性。学校门口设立LED大屏幕,滚动播出禁毒标语。校园中央,立有一尊林则徐半身浮雕,基座上雕刻着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时时激励少年学子。建设禁毒文化长廊,悬挂毒品预防教育展牌50多面,设置禁毒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禁毒内容。此外,学校还创新设置了深受学生喜爱的“禁毒树”,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三、拓展教育渠道,丰富毒品预防文化内涵

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教育。学校利用每年的“6·3”(虎门销烟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12.28”(全国人大颁布禁毒决定纪念日)以及清明节、“六一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以禁毒为主题的征文、创意手抄报、演讲、辩论赛、宣誓、文艺汇演、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参观禁毒教育基地等活动,鼓励学生给父母写一份禁毒告诫信,深化细化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将禁毒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接受毒品预防教育,力求以优良的校园文化培育学生防毒拒毒意识。同时印发《关于禁毒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展家庭成员拒毒承诺签名活动,把禁毒教育延伸到千家万户。

利用校外教育场所开展教育。共享社会教育资源,学校与林则徐纪念堂(基金会)、村两委、派出所等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互通信息,共建共育,最大限度提高禁毒教育实效性。定期组织师生参观林则徐祖居,瞻仰先人,敬献花篮,缅怀伟人丰功伟绩。在林则徐纪念堂组织师生讲林则徐故事、吟诵林则徐诗词、开展林则徐诗词书法比赛等活动,让禁毒理念、爱国主义厚植学生心田。组建由校长小助理组成的“禁毒宣传志愿队”,把禁毒宣传单、展板、书法美术作品、手抄报送到岑兜文化活动中心进行展示宣传,向广大群众进行禁毒宣传。

利用新媒体开展教育。学校积极利用校园网组织学生观看毒品预防教育录像,动员广大师生和家长订阅“中国禁毒”“福建禁毒”“福州教育”等微信公众号,组织参与禁毒知识竞赛等,自觉接受禁毒教育。组织骨干教师创建了“活力岑小”微信公众平台,不定期发送禁毒与法治知识,方便学生、家长第一时间了解禁毒知识和学校开展禁毒教育情况,掌握识毒拒毒品技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