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福州教育系统以清明祭英烈活动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时间:2025-04-05 09:41
“青山巍巍埋忠骨,清明追思祭英魂。”清明节期间,福州市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将课堂延伸至红色教育基地,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品牌。全市教育系统统筹推进,组织2000余所大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参与学生超100万人次。活动以“红色研学+文明实践”为主线,通过实地参观革命遗址、开展文明祭扫、组织主题班(队)会活动、推广数字追思等多元化形式,将“三全育人”理念有机融入实践教育全过程。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更构建起“红色基因铸魂、本土资源赋能、全域协同育人”的福州特色“大思政”育人新格局,让红色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灵。

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福州第三中学、福州第八中学、福州屏东中学、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等学校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核心精神内涵,组织学生走进烈士陵园、纪念园等红色基地,开展祭扫、默哀、献花、诗词诵读、英烈事迹讲述等活动,在缅怀中体悟先辈精神,在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福州第二十二中学、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等学校的同学们还通过云端开展“清明祭英烈”网络祭扫活动,一句句真挚的留言饱含着对先烈的无限缅怀与敬仰之情。福州市蓓蕾幼儿园、福州第四中学、福州高级中学、福州金山中学、闽江学院附属中学等学校则将思政课堂搬出教室,通过重温誓词、现场教学、艾草采摘、制作青团等形式,沉浸式体验实践之美,让红色资源“走”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大思政格局让育人力量聚起来
以“走”“读”“讲”“演”等鲜活生动的形式,于山共同体师生齐聚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共同举行“清明悼抗日英魂不朽八秩传胜利精神永存”2025年“同上一堂场馆里的思政课”主题活动。师生共同沉浸式学习陈昭礼等烈士事迹,听老师讲有温度有特色的革命故事,将红色纪念馆中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思政课更有参与感、体验感、时代感,让于山共同体的“大思政课”可感、可知、生动、鲜活,有知、有质、更有智。


福州市晋安区广泛组织开展“赓续·2025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动。全区中小学在校师生,就近就便前往各级各类烈士陵园开展“擦拭一遍墓碑、敬献一束鲜花、进行一次描金描红、重温入团(入队)誓词、写一张寄语卡片、品读红色经典、讲述英烈故事”等思政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使命,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全育人让教育生态立起来
福州立足“三全育人”理念,在清明节期间构建了覆盖全学段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实践体系,将传统节日、地域特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了“校校有活动、段段有特色、人人共参与”的清明育人生态。各地各校深度融合福州“三山两塔一江”文化地标,精心策划主题班会、网络祭英烈等活动,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播放纪录片等形式,使清明节不仅是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更成为鲜活的“大思政”课堂,为“三全育人”提供了富有福州本土特色的教育样本。
福州市宁化幼儿园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通过习俗讲解、线上祭英烈、手工制作青团、绘制纸鸢、学唱童谣、踏青寻春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福州市马尾实验小学以视频、故事分享、心得交流等形式,带领学生重温赵一曼、陈祥榕等英烈的感人事迹,回顾中国革命历程。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以“祭英烈+制青团”双线融合,构建沉浸式育人课堂,既以珍贵文物史料厚植红色基因,又借传统食育激活文化认同,实现了革命传统教育与节气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为青少年培根铸魂提供了生动范本。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在清明节期间创新开展“清明追思铸信仰红色基因永传承”主题团日活动,通过“沉浸式祭扫+专业实践+云端联动”的立体化育人模式,构建多维教育场域。同时结合专业特色,通过AR技术研学英烈事迹、绘制烈士肖像、制作纪实短视频,实现思政教育与职业技能融合。校内同步推出“红色家书共读”“声波里的思政课”等云端活动,形成“可触、可感、可传”的红色教育闭环。该活动以科技赋能、专业实践和代际传承为亮点,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有效推动红色基因在青年群体中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

闽江学院举办“烈士亲友讲烈士故事”宣讲活动。五位烈士后人围绕林祥谦、王荷波等英烈事迹展开宣讲,以“头可断血可流”的忠诚担当、“密使一号”的潜伏传奇等故事,生动诠释革命先烈的信仰力量。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通过代际传承构建精神丰碑,引导师生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思想养分。200余名师生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将英烈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奋斗的信念支撑,切实增强“为天地立心”的使命自觉,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近年来,福州市教育系统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坚持用好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积极推进“行见福州”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外延式拓展“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思政”课堂。
、
来源:教育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